校友會動態 從師愛生尊看逢甲師生濃情意深

溫哥華加西校友會 春節期間舉辦聯歡晚會 參加校友眷屬150人
熊恆浩教授特別出席盛會 肯定林德乾會長並恭賀新任王戈蕾會長 文/王祖淼(紡織系59)


文章附圖 文章附圖 日前,接奉母校廖前校長英鳴恩師6月10日手諭,告之種切(參見原件1),除嘉勉《逢甲人》月刊內容及編排外,並轉交熊恆浩教授4月11日大札(參見原件2),信中除推荐母校加西校友會林前會長德乾的卓越領導,並對新任王會長戈蕾的能幹、親切,推崇備至。

文章附圖 文章附圖 回想起加西溫哥華校友會,在前會長郭麗群董事等校友的努力下,不但是我國在加西溫哥華最大僑社之一,而且每年春節聯歡晚會活動,是當地僑社最重要的慶典,不僅吸引旅居海外校友及同胞,同時深得加國政商各界的重視,一個社團能在異國有此成果,實屬不易。此外,在馬來西亞的逢甲校友會,每年於逢甲校慶前後舉行的「文華之夜」,亦是當地校友聚會的大日子,每次活動多達上千人以上,更是當地政商人士必到的聚會場所。由此看來,逢甲校友的團結力與向心力,已經是海內、外逢甲人的共同特徵與資產。

為什麼會有如此濃情意深的逢甲情?這要歸功於逢甲大學建校時的舵手之功!眾所周知,逢甲大學是一所先天不良的大學,可是在高故人言董事長的睿智領導下,從北屯毅然決然遷校至西屯。在百廢待舉,遷校之初首任校長張公希哲主政下十年六個月,為逢甲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—「勤儉樸實」。

文章附圖 繼之,在校長廖公英鳴的接棒下,為逢甲奠定「師愛生尊」的校園倫理,這不但繼儒家「五倫」思想之後,塑造出第六倫,更為儒家思想,在台灣開創出燦爛的花朵。各位都知道,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寶藏,是「至聖先師」-孔老夫子的偉大發明,是孔、孟等聖教導人們如何「盡人道以合天道」的忠恕思想。

文章附圖 所謂「五倫」就是「君仁臣忠」、「父慈子孝」、「夫義妻順」、「兄友弟恭」、「朋友有信」;在英公校長主持校務下,為響應當時教育部李煥部長的呼籲,特別在逢甲創建「師愛生尊」的校園倫理,以期為當時解嚴的社會,注入一股安定的校園力量。後來,被李煥部長嘉許;如今,已獲得識者的共鳴。

早年的逢甲校友,都知道這二位校長的特色,一嚴一慈;張前校長治校嚴明,一分錢當十分錢用,寧願購買巴士當師生校車,也不願為自己購買小轎車;廖前校長出差台北,寧願住武昌街的東山客棧,也不願多花錢住較好的旅館。廖前校長對待老師尊敬有嘉,每年酷暑除親送聘書外,每年寒冬還親提熱水至招待所,讓遠到的老師可以洗一個熱水澡,讓南、北名師願意來逢甲授課。

文章附圖 文章附圖 我們何其有幸,有這樣的好校長!逢甲大學能有今天,絕非偶然!從離校三十餘年的熊教授恆浩來函中,可以看到當年老師的影子,從加西校友會的春節聯歡活動中,可以看出逢甲校友會的活動力;從逢甲大學的校園倫理—「師愛生尊」中,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台灣的生命力。從而印證,唯有「尊師,方能重道。」,唯有「儒家思想再興,社稷才有希望。」;期盼我逢甲師生,共同珍惜此一得來不易的成果,繼續弘揚「師愛生尊」的校園倫理,是所共勉!

回前頁
回總期刊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