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性篇 校園鐘聲

心窗已開 藍天在望 圖文/廖英鳴文教基金會


文章附圖 緣起

逢甲大學財稅系傑出系友舒宗超先生,創業有成,熱心回饋,捐助成立「舒光春先生紀念獎學金」濟助經濟困難同學,累積金額已達兩百萬元(至93年底)。92年起,舒宗超校友受聘為廖英鳴文教基金會董事,有感於創業教育正受到廣泛重視,乃慨捐一百萬元給「廖英鳴文教基金會」,做為協助逢甲推動創業教育之用,希望給逢甲同學一支釣竿,能開創自己的未來。

原始動力

舒宗超校友(62財稅系畢)在學期間即對從商有高度興趣,並曾利用學校註冊期間,在宿舍前擺地攤做起生意;畢業後,與夫人劉美英校友(62國貿系畢)開始投入喇叭外銷的生意,迄今已近三十年,事業極為成功。此其中,歷經很多艱苦與辛酸,也累積了對經營事業的見識與對人生歷練的智慧。舒學長除了感念師長的教導外,也常想道逢甲眾多的學弟妹中,像他在學期間即對創業有興趣的人必定有之,希望給予這些有創業夢想的同學一些引導、一些協助。「一句話、一本書、或一個觀念,往往就是改變一生的啟示。」正是開授「創業菁英培訓班」的原始動力。

課程理念

對於一位熱心創業的人而言,心理層次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,要讓他們瞭解,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有何種觀念與態度?需要具備哪些知識與技能?把成為一個成功創業家應具備的態度、知識、以及技能,以整合的方式呈現,並敦請業界的專家名師,做有系統的說明,以便建立創業意識以及強化創業知能,將來出校門後,可以少走很多創業的冤枉路,特規劃創業菁英培訓班課程。

課程規劃

廖英鳴文教基金會舒董事宗超的構想及經濟上的支助,開始朝創業教育發展。於第四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(92.10.5)討論通過「推動CEO培訓計畫」,自九十三年初開始,著手規劃具體的課程架構,與逢甲大學財稅系共同推出「創業菁英培訓課程」。本課程除正式送請逢甲大學推廣教育學院認可外,並加盟教育部社教司推動「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列車」,由研華文教基金會擔任列車長,主導『創新創業教育列車』方案計劃,加掛為子列車。本案並經廖英鳴文教基金會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(93.5.16)通過後實施。

課程實施

本課程的實施,除始業式、結業式外,主體課程包含(一)講座五次、(二)討論五次、(三)演練四次、(四)企業參訪一次。上課期間從93.9.10日開始,每週星期六早上(10:00至12:00或13:00)上課,結業典禮於93.1.15假台中市全國飯店舉行,逢甲大學吳學務長明雲、財稅系謝主任耀智均蒞臨指導。共有16位同學完成課程獲頒證書乙份,另有五位同學,表現優異,獲頒「勵學獎」,整個課程圓滿結束。

課程評估─平衡計分卡之運用分析

文章附圖 平衡計分卡係以不同的角度去看組織的整體表現;它納入了財務性指標以及三項營運性指標,涵蓋了顧客滿意度、內部流程、組織學習及改善能力等,可以轉換策略為營運,更提供一套全面的管理架構,能夠協助企業在產品、流程、顧客及市場開發等重要的領域,激發出突破性的成長與進步。主要包含以下三個觀點:

1、 計分卡架構及四個觀點:兼顧短期和長期目標,財務和非財務衡量,落後和領先指標,結果與過程,外部和內部績效觀點。

2、 績效衡量之假設前提已根本改變:從以控制為基礎,重績效評估;到以策略願景為中心,重績效管理、高階支持與深度參與。

3、 一套傑出的計分卡並不能保證贏的策略, 若績效指標已改善,但財務效益仍不佳,則應雙向循環學習(double-loop learning),重新檢視策略與使命。

平衡計分卡被廣泛運用在績效評估、品質提升、強化競爭力方面,整個平衡計分卡制度可以包含三個介面(平衡計分卡、策略、績效評估指標),透過策略的回饋與學習建立有機的組織架構,請參考下頁圖所示(參考圖一)。 平衡計分卡用在本課程績效評估,建立如下評估架構圖(圖二),將課程規劃與執行的結果資訊匯入分析系統,如下頁圖所示:

文章附圖 一、使命與願景:

1. 使命:師生共創知識經濟的新價值,創造雙贏的新局

2. 願景:無限制的智庫、無限大的創意思潮

校內優秀、卓越的教授眾多,教學授課經驗、經歷豐富,匯集成無限制的智庫。新世代的創意思想,破壞性創新現象日益普遍,妥善加以運用發揮其可行性效用。

二、環境評估

1. 衡外情:

(1)ぇ學校單位的要求、輔助決策:校院單位的開課要求,有意提昇創業相關知能。

(2)え其他學校的競爭力影響:

ヾ體認外在環境快速變遷,高等教育所帶來的競爭優勢與全球化經濟競爭趨勢。

ゝ其他重點大學競爭下,如何提昇逢甲人之競爭力與優勢文化。

(3)ぉ重建台灣競爭力與創業家精神

ヾ思考如何能將創業的種子,往下扎根,以提供學生在生涯規劃中之不同思考。

ゝ重建與強化中小型企業所佔之經濟要角地位,使低層次產業轉化策略產業,使台灣在全球化經濟下扮演有潛能的區域市場並能與敵共舞。

2. 量己力:

(1)ぇ 優點:

ヾ師資素質整齊、授課經驗豐富、校內資源豐富。

ゝ工商學院等師資素質整齊、授課經驗豐富與校內可利用之資源豐富,設備完整良善。

ゞ建校40餘年,正直青壯時期,有效孕育、萌發新枝,發展核心之競爭優勢文化。

(2)え 缺點:

ヾ 缺乏課程經驗與創業意識、實作計劃與應用。

ゝ 較缺乏此課程經驗與創業意識,有別於一般學期課程,課程開設目的也較不同。

ゞ 缺乏具體實作計劃與有效應用所學之知能。 (文未完,待續)

回前頁
回總期刊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