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誼篇 人物專訪

成大工業設計研究所教授蕭世文學長 圖文/朱天慈


文章附圖 母校培養學生不遺餘力,總是竭盡心力給予學生最好照顧,縱然時代環境並不允許,物質生活的豐富,但是絕多的學生在精神生活上都獲得滿足。現任成大工設所教授,母校機械66年畢業的蕭世文學長也是經過這樣的辛苦才有今天的成績。蕭學長回想他的大學生活,最多回憶的地方就是圖書館,因為沒有剩餘的經費可以參加社團活動,課餘時間還要在校工讀,賺取平時所需的生活費用,加上機械系的課業繁重,所以平時待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。也因為用功的做筆記,這些筆記在後來蕭學長報考特考的最佳良伴。蕭學長考特考時就將筆記拿出來複習,所幸之前所打下的基礎非常穩固,便很順利的考上特考。巧合的是蕭學長特考剛好分發至中鋼,而蕭學長也考上中鋼,使學長與中鋼有著特殊的緣分。

因為中鋼當時的員工多是國立大學的畢業生,所以蕭學長一直想要再進修,恰巧成大在70年開辦碩士在職專班,認為機不可失的蕭學長便馬上報考,很幸運在當年便考上成大碩士班,可是上班的困擾便發生了,如何兩方兼顧呢?還好當時的主管非常開明,鼓勵他去唸書,為著各方的期待,學長一路唸到了博士,這一路走來,蕭學長因為有賢慧的太太,幫他料理一切的家務,讓學長沒有後顧之憂。

對於現在的學生,蕭學長認為早期的環境單純,不若現在外界的複雜誘因多,所以學生的目光不只有放在課業上面,難免表現會不如社會的期許。以下是逢甲人月刊於民國93年10月28日所做的專訪:

問:請學長談談您是如何從中鋼的工作轉戰至教職工作?近年來社會對於現今大學生的素質愈往下降,請學長以您擔任國立大學教授發表一下看法。

答:我是民國68年進入中鋼工作,同年考上乙等特考,很幸運地也是分發至中鋼。不可否認,在當年逢甲畢業進入中鋼,多少有點自卑的心理,所以從不放棄在職進修的機會,當年成大在職進修碩士班是第一屆招生,我臨時抱佛腳幸運地考上碩士班,但是問題馬上浮現,碩士班需要上課兩天,對上班產生莫大的問題,此時非常感謝當時的主管徐榮盛先生,體諒我想唸書的想法,讓我從設備處調至設計室,這樣雖然上班時數不夠,但是可以利用晚上或假日,只要將事情做完就可以。這樣台南、高雄兩地奔波忙碌的生活將近10年,直到民國79年我從成大博士班畢業。這樣毫無生活品質可言的日子,總算告一段落。也總算能夠全心在工作方面。

但是成大在民國80年成立工設研究所,主要是鑽研在產品造形設計方面。在成大方面的老師一直希望我能夠前往任教,當時我已經在成大的機械系與工設系擔任兼職教授。而且在中鋼工作期間,因為唸書因素,常常無法全心兼顧,所以一直對於中鋼主管有著深深的歉意。但是成大的誠意十足,在我尚未答應承諾之下,都已經將聘書準備好了,在盛情難卻之下就來到了成大任教。

到成大任教已經10年了,10年來,教育改革與開放,就讀大學的人數愈加上升,也許是因為讀書變得容易了,所以學生比較不懂得珍惜。也或許是社會中外在誘惑太深,所以學生的專注力不只有在課業方面,社團活動、人際關係都是其中可能的因素,現在的生活與早期刻苦的環境不同,學生不能體會可以讀書的重要,以為讀書都是像現在一樣那麼容易,所以與其說學生不用功,不如說是因為誘惑太多的緣故。

問:請學長談談對母校的印象,並請以多年的大學教授經驗,給予現在的學弟妹一些建議?

答:我很慶幸在母校所打下的根基,因為有這些扎實的基礎,使我後來的進修都很充實,不覺得跟不上他人的步伐。尤其母校的楊學洲教授、許孟儒教授及李嘉源教授都在學業上給過我很大的學習空間,他們不吝的指導與幫助,讓我感受到母校教授的愛與關懷,一直到現在,我在教導學生時,都以他們為模範。

大學期間,因為家境的不允許,所以並未參加社團活動,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,一方面圖書館不用花錢,另一方面則是機械系的課業真的相當繁重,所以埋首圖書館就成了最佳去處。也因為大學時候所打下的根基,我在參加高考時幾乎都沒有太多的準備,就把大學時候的筆記拿出來複習就很幸運的考上了高考,雖然高考的科目總共考了13科,但是教授札實的基本功,真的非常有幫助。

對於現在的學弟妹,我想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唯有建立足夠的信心,才能有勇氣與力量面對一切的挑戰,並且不要怕面對挫折,記得我大學時候因為面對很大的經濟壓力,每個寒暑假都在打工中度過,無論是救國團或者是嘉義酒廠,甚至還有一個暑假是在嘉義市政府開罰單,雖然過程並不輕鬆,但是回想起來,覺得每一個磨練都是日後的基礎,這些都是日後信心的基石,所以面對挫折建立信心,是很重要的。

問:請學長談談您的家庭生活與日常休閒活動?

答:因為平常研究活動比較多,能夠運用的時間真的不多,但是為了身體的健康,固定適時的運動是必要的,我平常喜歡慢跑與爬山,偶爾會與太太一起去泡溫泉,享受一下兩人的生活。其實這一路走來,真的是要非常感謝我太太,他也是母校國貿系的校友,他在我讀書的期間全心幫我維持家庭,10年的時間不算短,但是他沒有怨言,沒有他就沒有可以順利唸書的我,所以非常感謝她。我們共生了三個孩子,老大與老二都是男孩,現在都在成大機械系就讀,老三則是女孩,今年剛考上高雄女中,平常工作繁忙,孩子的教育工作也都仰賴太太的指導,所以他是我最好的牽手。

文章附圖 問:請學長以您豐富的人生經驗談談您的人生觀,以及學長將要休息一年,請談談您這一年的規劃?

答:還記得當時要到中鋼報到之前,我還在家中幫忙農作採收稻子,當年的生活並不容易,所以對於未來的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。我相信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走得腳踏實地,不能夠好高騖遠,唯有打好基礎,奠定本身的基石才能夠走的長遠。

至於這一年的休假,我想利用時間將平常沒時間寫的文章寫一寫,也想充實外語能力,大概就是好好的過生活吧!從工作到念書,日子總是很緊湊,怕浪費也是沒時間,很少有這樣停下腳步的時候,孩子都大了,也是該好好陪陪太太的時候了,除了寫作文章的時候,很想和太太一起到郊外走走,謝謝她這麼多年來的全心付出。

小檔案:
●民國44年出生。
●民國66年母校機械系畢業。
●民國77成大機械系碩士班畢業。
●民國79年成大機械系博士班畢業。
●現任成大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、成大工業設計研究所教授兼所長。

回前頁
回總期刊目錄